讲坛

《52个星期二》少女性探索周记

字号+作者:成都 来源:chengdu.us 2016-07-27 16:32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52个星期二》少女性探索周记《52个星期二》碰触了男同、女同、双性恋与变性人等议题,电影的模样却是都会的、校园的、健康的家庭剧,不阴暗、不边缘,甚至'...

《52个星期二》碰触了男同、女同、双性恋与变性人等议题,电影的模样却是都会的、校园的、健康的家庭剧,不阴暗、不边缘,甚至清爽且充满人生智慧… 这怎么可能?

16岁的少女比莉有烦恼:她和母亲两人超级亲密,但突然有一天,妈妈告诉她:「为了变性之路,我想跟女儿妳先分居」。从小单亲的比莉一如往常的懂事、一如往常地同意父母「对家庭的决定」。但是她的内心其实有一股叛逆的骚动,既然妈妈连天大的性向秘密都瞒着自己,那她也决定不告诉母亲任何事情。

《52个星期二》叙事模式类似今年台北电影节播映的《18岁的盛夏告白》的日记式的流水帐影片剪辑类似,但后者以「空虚」填满寂寞、前者《52个星期二》却是以「饱满」体现寂寞(16岁的那一年可以发生这么多事和这么多经验实在很了不起)。

《52个星期二》比莉用的是一台手持录影机在记录一切,片中常用比莉(拿著录影机时的)视角叙事,在母女俩「分居」的那一年,每个礼拜二,她们见面、吃东西聊天,就像还住在一起一样。

我很喜欢片头比莉对着镜头的引言、自白。比莉母亲曾说「生小孩喂母奶超辛苦」、却也说「但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爱过一个人(指自己的小孩)」,澳洲版绮拉奈特莉漂亮可爱、演技自然不扭捏、口条也讨喜(像个小聪明),而这个角色是位受过好的教育、教养,看似乖巧但自我意识非常高,敢爱敢恨敢于探索的帅气欧美青少女典型(称赞澳洲人「像欧美人」应该不会怎样吧?)这种小女孩虽才16岁但已经精明到父母完全无法教导或控制的程度了,有这样厉害的小孩,爸妈究竟该开心还是烦恼呢?

回到故事主线:在比莉面对妈妈变性、自己也从事她自己「性探索研究拍摄」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母亲这角色的变性需求与女儿比莉以性事做纾压的差别。

在人类无穷尽的欲望里面,睡、吃、性,这三种是为必须,也有林林种种的人各自以睡、以吃或者以性来作为发泄,没有哪件事比较特别、或者比较不应该,这是身而为人的必然。只是文明或文化或社会制度建构了一种道德标准,将「变性」或者「3P」等行为,视为「性颠覆」之事。而藉由拍摄《52个星期二》这部为期一年的少女性探索周记电影,我相信导演内心一定非常渴盼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能够像是看完一部《少男睡眠研究周记》或《少女美食研究周记》一样那般的平常心,去看待所有与我们嗜好、性向有所不同的人,并从中学习到「爱是唯一的解答」这句真理。

影评出处:雀雀看电影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