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楚风
韩片《母亲》
看完影片的前半部,当观众以为剧情发展到后半部,会继续歌颂母爱的坚韧,做好看苦情片的准备,剧情却一转折,让人跌掉眼睛。
后半部用黑色冷幽默笔法,来表现出人性真实复杂的一面。
所谓聪明人,就是了解傻子的心理。
振泰分析出案件里特别的地方:杀人案的凶手都会选择藏尸,但小村的杀人案却相反地诡异,凶手将死者放到全村最显眼的地方,仿佛要告诉大家什么,这就是他感觉到傻子与正常人不一样的心理。为了敲诈傻子的母亲故意不说破,帮傻子母亲去找到真相,他甚至猜出了傻子母亲后来杀人灭口的事。
振泰带傻子到纵火案现场,故意让傻子找到他母亲留在现场的证物。振泰之所以不点破收破烂老头被杀的事情,还帮着掩盖,是看在钱的份上,傻子妈若被抓了,案件大白了,他也就不能去敲诈那些害怕嫌疑惹上身的人了。
傻子如果聪明起来时,会让人感觉可怕。别人的不好,傻子都记得,傻子自己干的坏事却怎么也记不起来——开启了自动遗忘模式,进行自我保护。
若没有自动遗忘模式,那就人工开启——-傻子妈自己会在控制记忆的穴位上扎针灸来忘掉可怕的事情(其实是心理的自我安慰和调节,摆脱负面情绪)。
傻是遗传的。傻子妈亦有此基因,一个是自主性遗忘,一个是非自主性遗忘,但都是选择性遗忘,忘掉自己曾经做过的坏事,记得别人做的每一件对自己不好的事,哪怕是个傻子,5岁前的事也能想起来(傻子妈妈要投毒将傻子药死)。在这个故事中傻子妈和傻子其实可以看做是一体的,他们是一类人——弱者。
勿以弱小为善良———不要认为弱小就不会干坏事,弱小的人做出的坏事破坏性更大,归其原因:弱者活得没底气,越没底气越在乎别人的眼光,他会本能地对侵犯他尊严的人痛下杀手。
影片里,弱者眼中所谓的阴谋说,社会黑暗说,其实不存在,社会、司法中每个人都是正常的反应,最多有点官僚作风而已,事情是傻子自己做下的,但傻子选择性遗忘了,母亲怀疑是有人嫁祸,当找到真正答案时,不能接受儿子(母子人格实为一体)是杀人凶手,于是用再一次的犯罪,掩盖儿子上一次的犯罪,还设计让更傻(更弱)的人去做替罪羊。
影片结尾有一个没明说的事实,聪明人和傻子达成了协议:设计用更傻的人做替罪羊,振泰则用手机里的信息去敲诈他人,发了不小一笔财。
影片结尾卖的小关子,是导演对观众设计的一个小玩笑:如果谁没看出那个影片结局中隐藏的那个协议,谁就成看懂结局人眼中的傻子。
故事想要表达的主旨:母爱本能是不讲原则的。
用隐喻的剧情来阐明人生哲理,哲理却过于浅显,描述的案例也是极端的个例,不具普遍性,典型牛刀杀鸡、小头戴大帽子。韩剧的寓言手法有高明之处,但内涵和深度确是其欠缺的地方。
新浪楚风